最新动态

你的位置:天顺注册 > 最新动态 > 道教内丹派·正一派(张道陵)

道教内丹派·正一派(张道陵)

发布日期:2024-07-14 14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89
学 天下武功 图片 图片 丹气道先天混元炁·后天修仙丹 图片 图片 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正一派的创始人是张陵(34—157年),字辅汉,号天师,道教里尊称他为张道陵。他在东汉末年创立了五斗米道,后来被道教尊为创教者,正一真人的封号是太上老君授予他的。《清微仙谱》、《历代神仙通鉴》和《列仙传》这些书里都传他是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,是沛国(现在江苏丰县)的人。他的父亲叫张翳,字太顺,曾经在天目山居住过。他的母亲有一天晚上梦见北斗魁星下凡,送给她蘅薇香草,然后就怀孕了。回到沛国后,...

天下武功

图片

图片

丹气道 先天混元炁·后天修仙丹

图片

图片
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 

正一派的创始人是张陵(34—157年),字辅汉,号天师,道教里尊称他为张道陵。他在东汉末年创立了五斗米道,后来被道教尊为创教者,正一真人的封号是太上老君授予他的。《清微仙谱》、《历代神仙通鉴》和《列仙传》这些书里都传他是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,是沛国(现在江苏丰县)的人。他的父亲叫张翳,字太顺,曾经在天目山居住过。他的母亲有一天晚上梦见北斗魁星下凡,送给她蘅薇香草,然后就怀孕了。回到沛国后,在建武(25—56年)甲午上元(五月十八日)这天生下了张陵。他出生的时候,黄云笼罩着屋子,紫气充满了庭院,空中还有像鸡蛋一样的光芒。张道陵从小就很聪明,七岁的时候遇到了河上公,得到了《道德真经》,通晓了五千言的精深义理。长大后,他相貌奇特,身高九尺二寸,“眉毛浓密,额头宽阔,头顶朱红,眼睛碧绿,鼻梁高挺,下巴方正,眼睛里有三角形的光芒”。他精通四书五经,懂得天文地理、河洛图纬之类的书籍。他曾经进入太学学习,广泛涉猎各种经典。二十六岁的时候,“被举荐为贤良方正极谏科”。东汉明帝时(58—76年)他曾任巴郡江洲(现在重庆市)的县令。后来他隐居在北邙山(现在河南洛阳北边)修炼长生不死之道。传说魏伯阳曾经收他为徒,传授给他秘法。朝廷征召他为博士,他称病不去。和帝(89—105年)征召他为太傅,封他为冀县侯,三次下诏他都不出山。他一心修炼,得到了黄帝的九鼎丹法。后来又带着弟子住在云锦山修炼玄妙的道法,炼制龙虎大丹。

图片

张陵又隐居在嵩山,静心深思,得到了《三皇内文》和《九鼎太清丹经》。于是,他开始遍访名山,寻求修道炼真的方法。顺帝时期(126—144年),他一方面被四川淳朴的民风所吸引,另一方面也被蜀中峻峭的山峰、秀美的山岭、山涧溪流和泉水瀑布所吸引,于是进入四川,在鹤鸣山(又名鹊鸣山,位于现在四川大邑县境内)炼制九鼎神丹,历时三年终于炼成。服下神丹后,他返老还童,于是继续向西探访仙源,求得“五岳摄召万灵神龟秘文”,精心修炼以至法术无边,世人无法测度。据《列仙全传》记载,张陵擅长用符水治病,功绩逐渐显著。后来他得到了太上老君传授的正一盟威秘篆、三清众经、符篆丹灶秘诀印剑、法服等,奉命治理蜀地的八部鬼神、六天魔王,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会盟,使人鬼分治,把鬼神的牢狱变成了二十四福庭,这就是二十四治,每治设立一个阴官和一个仙官,分别掌管人间祸福。之后,他到苍溪县云台山修炼九还九返之功,准备升天,但因杀鬼太多,最终没有成功。太上老君又让他修行谢过,仍留在人间。于是,他返回鹤鸣山,撰写了二十四篇道书,创立了五斗米道,人们称之为天师道、正一道。后来,他又带领弟子游历诸山,修行谢罪,大功告成后,太上老君引领张陵升天,朝拜元始天尊,封他为正一平气大法师,并命令他重返人间,劝化尚未悟道的人。于是,他降临人间演法、治鬼,成为了驱鬼避邪的天师,一旦灵至神到,鬼怪立刻被消除。永寿二年(157年),他功德圆满,天神来迎接,白日升天。此后,张陵的子孙世袭天师道法,历代都受到朝廷的封号:唐天宝六年(747年),册封天师为“太师”;唐僖宗封天师为“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”;宋理宗册封天师为“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”;元成宗加封天师为“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”;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改封天师为“真人”。同时,元成宗还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“正一教主,主领三山符篆”,合并龙虎宗、茅山宗、阁皂宗、神霄派、清微派、东华派、天心派、净明道、太一道等,成为道教大派。“天师”之名,最早见于《庄子·徐无鬼》,文中说:“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。”这其实是尊敬之辞,但“天师”之名即源于此。李膺的《蜀记》记载张陵进入鹤鸣山,自称天师。北魏有寇天师(谦之),刘宋有陆天师(修静),唐有杜天师(光庭),宋有萨天师(守坚)等等。“天师”之号最初称呼张道陵的,最早见于《晋书·郝超传》,《传》中说:“惜事天师道,而超奉佛。”就是称张陵之道为天师道。虽然明代朝廷不使用天师之号,但后世仍称天师,一直沿用至今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金刚小架
下一篇:王羲之草书《司州帖》
TOP